由於老婆是國小老師,因此我們常常因為國中和國小的差異在鬥嘴。大多數的時候,是因為老婆認為,相較於國小的教育,國中的教育太過僵化,數十年如一日,根本毫無進步。我則是辯護,相較於國小,國中有升學壓力,教材數十年如一日,教室設備也少有更新,如何要求老師有所作為?但私底下,其實我也相當羨慕國小的教學環境。第一,國小沒升學壓力,等於愛教甚麼就教甚麼。老婆所任教的學校規模很小,段考自己命題,所以可以不管他人進度。第二,國中的教材雖然說已經改成由民間廠商編修,實際上與以前相仿,換湯不換藥的結果,就是其實並沒有甚麼不同,因此不論是教法或教材跟二十年前相較,事實上是一樣的。但是時過境遷,現在的學生跟二十年前已經有很大不同。以我任教的科目英語來說,二十年前,學生都要仰賴老師提供所有資訊。但現在的學生,很多從小就參加安親班,英語補習班,上國中之後,國中教材早就離他們的程度很遠,要叫他們正襟危坐四十五分鐘聽他們早就會的東西,實在是非常沒有意義又浪費時間,因此在我的課堂上規定,已經學會的學生,可以自己看英語類的課外讀物,只要是英語的就行。

其實以目前英語雙峰情形非常明顯的情況,教育的設計已經遠遠趕不上變化,現在的學生程度差異之嚴重,可以以天差地遠來形容,同樣一班一年級學生,有些可以到全民英檢初級及格,有些還在ABC寫不全的階段,這要老師如何設計課程?以前常態分班的班級裡,只要抓住課本,大概就可以照顧到一半以上的學生需求,但現在所謂中等程度的學生,在一個班裡占不到五分之一,絕大部分不是極好就是極壞,老師要如何設計一種教材,在四十五分鐘裡同時照顧到這兩端的人。以我而言,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,反正先把課本教完就算盡了我的本分,但私底下其實相當心虛:我的教學有照顧到一半以上的學生嗎?

有些不負責任的旁觀者,會指責:老師是教育專業,應該要能夠處理這種問題。可惜,以前念師大時,教授沒有教如何處理這類問題,因為根本不存在這種問題。剛當老師時,也不會碰到這樣的學生,因為一開始是聯考,過了幾年變成九年一貫,等到教了二十年,人的心態已經很難改變,才發現時與境遷,整個大環境改變,剛好這些中生代的老師卡在中央,左右為難,兩邊不是人。

常常閱讀坊間雜誌如天下,遠見,親子天下,每每提到國小目前狀況,到中國上海參訪,也著重在小學部分,可是都沒看到國高中目前的困境。國中的數十年如一日,高中的高三下學期垃圾時間,教育部都不知道嗎?還是只是不想捅馬蜂窩?考驗著有權者的良知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laxie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